close

26966_104773362898229_100000966973910_35644_1713803_n.jpg  71825_134208746629355_100001206907401_190382_8320438_n.jpg

本文摘自《武藝中的禪》(Zen in the Martial Arts),作者漢喬伊(Joe Hyams)是李小龍的學生之一,而他同時也是一位好萊塢編劇和武術雜誌專欄作家

譯者:張雁慶

第一版 

53aadbcat941e74394180&690.jpeg      

在陽光下結束了一次活力充沛的訓練之後,李小龍與我在花園裏喝著一杯果汁。他氣定神閑,看起來這是好時機去問他一個我思索了一段時間的問題。“在一場實戰中,你被迫要生死相搏,會出現什麽情況?你如何去應對?你會怎麼做?”60256_148253841877411_107651409270988_212171_4279667_n.jpg

小龍的表情嚴肅起來,他把杯子放到桌上,手托著下巴——這標誌著他在仔細的思考我的問題。

62712_151345951568200_107651409270988_224761_4057977_n.jpg

“我經常考慮這個問題,”最後他說,“如果是真實的格鬥,我肯定會重創我的對手,也許會要他命。如果真是那樣,而我也因此受到指控出庭受審的話,我會申辯我對此行為不負責任。我對他攻擊的反擊是無意識無知覺的。‘它’要了他的命,而不是我。”

149197_162652037104258_107651409270988_276835_6758641_n.jpg

“這個‘它’你是指的什麽呢?”我問道。

180679_1671336496868_1041045632_31489461_599985_n.jpg

“‘它’指的是當你無意識無知覺的去做什麽事的時候,你就做了。就好像你朝我拋來一個球,毫不猶豫我的手會抬起來接住它。或者是一個孩子或一隻小動物跑到你的車前面,你會不由自主踩刹車,不會有任何猶豫。‘它’就這麼出現了。”

 

他意識到我還有些迷惑,然後他笑著說,“對於你總在計畫寫的那本書來說,這是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他說,“‘它’是一種心態,日本人稱之為‘無心’,字面意思是‘沒有心靈’。據禪學大師們講,當行為人與他的行為脫離的時候,‘無心’就起作用了,而且沒有任何想法能夠阻礙行為,因為無意識的行為是最自由的,最無拘無束的。當‘無心’發生作用的時候,心靈在不同的活動之間流動,由此至彼,如一股溪水流淌,充滿每一個角落。”

 

“那一個人怎麼樣才能達到這個無意識的狀態呢?”我問道。

 

“只有通過訓練,不斷地訓練,直到你可以不受意識左右做事情。這時你的反應就是自發的。”

 

“我去辦公室拿一台答錄機,”我說道。

 

“去吧,”李小龍說,“我也去我的車裡給你拿本書。”

 

當我回到花園,李小龍拿著一冊破舊的書籍。這是一本偉大的禪宗大師及劍道大師澤庵宗彭的著作,他是那些將禪學融入劍道哲學的先驅者之一。小龍翻開書開始朗讀:

 

“思緒應始終保持‘流動’,因其一旦停止,則意味著思緒被阻,而此“阻斷”於心靈的良好狀態極為有害。其之於劍客,則意味著死亡。

 

“劍客對敵,其所慮者,非敵、非己,亦非對方之劍招。站立於斯,手握利劍,忘卻一切技巧,只循著無意識之感覺。劍握於手,人無鋒芒。攻擊非‘人’之攻擊,乃無意識之手中之劍也。”

 

 

 

小龍停頓下來。“現在你明白了‘它’指的是什麽了?”

 

 

 

從知識的角度,我懂了這個概念,但是我真正深入的瞭解它卻花了幾年的時間。我與柳占明師傅練習一種詠春手法幾個月之後(這種手法叫膀手,就是運用臂膀手肘格擋的一種手法),直到有一天手肘無意識的自然流暢地抬了起來。

 

 

 

“非常好,”柳師傅說道,“你甚至不假思索,但是你的膀手手法很完美。”

 

 

 

一段時間之後,我越來越多的動作也變得準確了。“無心”開始見效了。我意識到我正在讓自己的思緒自由流動,而不是僅限於考慮我正在做的是什麽動作。我的反應正變得發自本能、直接迅速——這都是長時間訓練的結果,也來自我對老師和教學的信心。

 

 

 

在我覺得自己學到了“無心”後不久,我參加了另一場詠春拳賽,信心滿滿,當然,雖然我還不是戰無不勝,但至少也可以令人敬畏了。“它”似乎在我這裏開始起作用了。結果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比較糟糕:當我在刻意等待“它”的出現時,“它”根本沒出現,而我的對手卻輕而易舉地得了分。而且我越期盼“它”的到來時,我卻越變得焦躁不安。

 

 

 

當我和柳占明師傅談到了我的失敗,他笑了。“你認為自己學到了東西,但是,像我們所有人那樣,你忘記了它的核心,”他說,“你停滯了。當你考慮要展現你的技巧或打倒你的對手時,你的自我意識就會阻礙你的表現,接著你就會犯錯。一定是缺乏那種正置身其中的感覺。自我意識必須從屬於專注精神。你的思緒一定要自由發揮,且對每種情形的反應直接迅速,因此這其中無我。”

 

 

 

“舉例來說,如果你心存憂慮,你的思想便會凝固,動作會僵化,而你則會被擊敗。如果你的思想集中在勝利或如何戰敗你的對手,你便不能自如自發的動作。你必須要讓你的思緒自由的流淌。一旦你刻意去希望達到一種和諧並為之而努力,那麼這種意識便會阻礙你的思緒流淌,你的心境便會阻塞。”

 

 

 

“現在你明白了古代禪學之謎的關鍵了吧,‘覓心了不可得’。”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單純的‘攻防’考慮上,你的思緒則總是會停滯。這些想法會生成一個缺口叫SUKI(空隙),一個間隔,這個間隔會給你的對手創造機會,因為你不可能以足夠迅速的反應去抵抗他的動作。”

 

“那麼我應該如何去打破這個藩籬呢?”我問道。

 

 

 

“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要試圖去打破這個藩籬。最好的做法應該是順其自然。你會發現它通常自會迎刃而解。”

 

“那有沒有其他方法來釋放我的想法呢?”

 

6ad31d9eh90bd8c877171690.jpeg

 

“有的,”柳師傅說,“不斷訓練直到你無意識的行動,而非純理智的。”

 

 

 

“我們兜了個圈子,又回到了‘無心’。”

 

 

“沒錯,”他說,“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專業運動員的表現是多麼簡單?不要刻意於有意識的努力,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訓練和實踐,他就這麼做。我相信吉米·康諾爾斯打網球時考慮的不會比阿諾德·帕爾默打高爾夫球的時候關心的多。他們就是痛快的去打。滑雪者要不斷審視他們經過的地形,一旦需要做出判斷,這個判斷便是本能的,無意識的——傾空你的心。”


第二版 

空出你的杯子

pic-b-lee3.jpg

        一九六四年的一個夏日,長堤運動場內的空氣悶熱而帶有汗臭。空氣調節故

障了,國際空手道大賽的觀眾,在看了幾個小時的比賽後,變得有點煩躁。那時

候,年度大賽的主辦人派克拿起麥克風,向大家介紹李小龍,李小龍準備示範功夫

整個會場立即安靜下來,大家向前張望著。李小龍在電影生涯之前,早已

是武術圈中的傳奇人物了。

154860_1752757782187_1336187044_1874276_1007163_n.jpg

        李小龍身穿簡單、黑色、合身的功夫裝,走上突起的拳擊臺。他文靜地簡單

說明他的武藝,然後就開始示範。看一位身材魁梧、肌肉發達的男人表演他的武術

,是很過癮的事。表演者展現純然、生龍活虎般的力,全場觀眾無不為之懾服。

但對我來說,能夠看到身材苗條的男人以使人目眩的速度發揮技巧,他的動作像

飛鳥一般的迅速和優美,更會叫我嘆為觀止。李小龍表演完之後,全場鴉雀無聲

,隨著又響起如雷的掌聲。

6ad31d9eh8fe260485fa8690.jpeg

        幾個星期後,一位朋友替我安排興李小龍見面,我希望從他那兒獲得個別教

導。李小龍在選擇學生方面是很挑剔的,這次見面可說是給我一個試聽的機會。

因為他只個別傳授,沒有正式的道館,所以我們約定在我家見面。他準時來到,

我走向前院接他。乍看起來,他似乎比在臺上還小。他穿著合身的長運動褲和綠

色罩衫,露出結實的肌肉。當我們握手時,他微笑著,但立刻就轉入正題。

        「你為什麼要跟我學習?」他問。

        「因為我很喜歡你的表演,我也聽說你的功夫最好。」

        「你學過其他的武術嗎?」他問。

        「很久了。」我回答:「不過,不久前停止不練了,現在我想重頭開始。」

 

        李小龍點點頭,叫我表演我所知道的功夫。我們走到車道上,我就把從其他

師父所學得的功夫一套一套地表演,他很用心地看著。然後他就叫我做幾樣踢、

蹬的基本動作,並搥擊掛在車庫上的沙包。

        「你知道你必須忘掉你所學過的一切功夫,從頭開始嗎?」他問。

        「不知道。」我說。

        李小龍露出笑容,把手輕輕地放在我的肩膀上。

        「讓我告訴你一個我從師父那兒聽來的故事,」

        他說:「這是一個日本禪師接受一位大學教授邀請的問禪故事。」

 

     很明顯的,這位禪師從他們開始談話的時候,就覺得該大學教授對於學禪『哲學』並

        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後者總是在發表他的意見和學識。禪師耐心地聽著,

        最後建議去喝茶。禪師把教授的杯子倒得滿滿的,而後仍繼績倒茶。

        教授看到茶杯的茶溢出來了,忍不住說:『茶杯滿了,不要再倒了。』

        就像這個杯子一樣,禪師說:『你充滿了你自己的意見和理論。除非你先空

        出你的杯子來,否則我怎麼樣教你禪呢?』

 

        李小龍盯著我的臉。「你知道這一層嗎?」

        「我知道。」我說:『你要我把過去知識和舊習慣的心空出來,如此我才能

        學習新的東西。』

        一點都不錯。李小龍說:『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上第一課了。』

 

        這並不是說李小龍禁止我用批判的心對待他的教導。事實上,他歡迎討論,

        甚至辯論。但當我老是在某一點上鑽牛角尖時,他總是說,

        「至少先空出你的杯子,試試看。」

 

        後來,我知道李小龍身體力行他所教我的。年輕時,他在香港跟著名的武師

學習詠春拳的功夫。十幾歲他來到美國,他觀察派克的肯波空手道,從中學到了

他所喜歡的手的功夫。從跆拳道中,他學到了威力無比的踢法,使得這項韓國武

術如虎添翼。他也學習其他的武術,擷取他認為有用的技巧。雖然他被視為當代

功夫最好的高手之一,他卻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改變和進步。他確實讓他的杯子

空著。李小龍不僅將他的體能發展到圓滿的程度,他也藉著學禪來修心。他在洛

杉磯的住所,滿屋子都是用中文和英文寫成的禪書,從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自從我首次跟李小龍學武以來,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而且年逾五旬。雖然

我有超過半個世紀的生活經驗,但有時候對新觀念或新技巧仍會不耐煩。但當我

感到心煩氣躁或自以為是的時候,我就將李小龍教我的,拿來提醒自己,試著空

出杯子,以容納新的方法和觀念。這是我第一次學到的武藝中的禪,以及它在生

活上的應用,雖然當時我並不知道它就是禪(哲學)。

 

                    (詳閱『武藝中的禪』—慧炬出版社,好書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kdhistory 的頭像
    jkdhistory

    黃錦銘截拳道的歷史、哲學與科學 痞客邦部落格(Ted Wong Jeet Kune Do's History,Philosophy,And Science Pixnet Blog)

    jkdh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