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寧靜靈魂之藝術,寧靜得如 同月光灑在深邃的湖面上
親愛的朋 友,您可以跳過這段前言,直接閱讀下面的李小龍原文,當然,您也可以先閱讀我們的膚淺議論,再去閱讀李小龍寫的原文。不管您是怎樣做的,都請您最後能夠發 表一些寶貴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共同交流。交換蘋果,只能得到一個蘋果,而交換思想,則為了集思廣益,謝謝您!
1967年, 年僅27歲的李小龍在美國創立了截拳道——一種集科學性和哲學性為一體的整體性武道。科學一面的截拳道強調無限制的科學的街頭格鬥,追求精簡、直接 和高效率;哲學一面的截拳道提倡不拘於傳統,注重通過自我發現,以漸修頓悟的實現自我解放和自由表達。科學和哲學二者,原本就是截拳道一體兩面的整體構 成。但是,由於李小龍當年對截拳道哲學闡釋的影響比較深遠,而且曲高和寡,以及電影對截拳道藝術化的扭曲渲染,導至更多人隨後的片面誤讀和任意曲解,當1973年李小龍過世之後,世界上對 於截拳道出現了不少的分歧和爭論。其中最嚴重的分歧和爭論,就是截拳道究竟僅僅只是一種思想和概念,還是既擁有自己獨立的武道思想和概念,又同時又擁有與 之匹配精密科學系統技擊實踐體系,從而思想內容和實踐形式整體如一?
答案,對於 了悟截拳道太極陰陽哲學,具有辯證思維頭腦的人來說,當然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由於現在有很多人誤以為截拳道僅僅只是一種思想和概念,所以他們認為學習截 拳道,可以完全脫離截拳道的原本實踐體系,讓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無限制的去混合自己想學習的武術搏擊,將李小龍當年創立的科學格鬥實踐體系否定於 無形之中,同時,又在無形之中,將所有的截拳道初學者,都等同於一位可以自我獨立選擇,可以自我創造的武術專家,從一開始就將他們誤導進入求新、求難、求 異,以及“貪多嚼不爛”的複雜境地。這就造成了今日潛流暗湧的關於振藩截拳道和概念截拳道之間的無謂對立和紛爭,而這一切紛爭,都是脫離了截拳道發展歷 史,脫離了李小龍武學原典,或對李小龍整體武學概念進行斷章取義,有利於我的結果。其實,我們只需要簡單回溯歷史,就可以發現以下簡單事實:
1、截拳道 不僅僅只是一種思想和概念。
當年,李小 龍所有的教學,從來都不曾脫離截拳道系統科學的實際訓練,更不曾在教學中只是和他的弟子們玄而又玄的高談闊論什麼思想和概念,因為這正是崇尚理論要能銜接 上實際的李小龍,所堅決反對的。對於空談哲理的人,他曾一針見血的指出:“哲學正瀕臨一種信仰的危機,人們只宣稱信仰什麼,但很少付諸實際。大多數哲學家 都不是為了要將哲學理念訴諸實踐,而是僅僅將哲學知識理論化,思考哲學問題本身而已。”因此,無論是在創立截拳道的早期,還是在後期,在教授他的弟子之 時,李小龍都是在具體的截拳道技戰術訓練過程中,結合他的武道哲學來引導弟子們去自我發現。簡言之,在李小龍時期,截拳道從內容到形式從來就未曾分裂過, 也可以說是每個學生從李小龍哪吸收到的有所不同。
2、截拳道 的修煉,不是隨意或簡單混合的修煉。
當年李小龍 教授學生,從來就沒有今天學習泰拳,明天學習柔術,後天練習菲律賓短棍……根據美國李小龍研究家約翰里特對李小龍私人武學筆記的總結和統計(見翻譯版《李 小龍:肢體表達藝術The 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第309和310頁),李小龍對他所有的個人 班學生們安排的截拳道技術訓練,以及其輔助性訓練的核心課程,都是相同的。即使李小龍對一些弟子有單獨制定的輔助訓練計畫,其來源也是相同的:都來自於李 小龍對自己設計的輔助性訓練計畫。因為不管是誰,李小龍,還是他的弟子,大家都是只是兩隻手兩隻腳的人類——儘管各自的心理素質如性格、膽識或是身體素質 如體能、高矮等諸多差異外——在整體上,對李小龍有效的物理原理、生物力學原理、心理學原理、格鬥時機的掌握到訓練方法,同樣也對他的學生或是其他人有 效。唯一的區別,只是在此共同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需要,個別補充、調整而已。
李小龍洛杉 磯時期學生傑瑞·波提(Jerry Poteet),曾獲得過肯波空手道黑帶。有一次他徵求李小龍意見,問在教授肯波空手道時,可否結合 截拳道裡面的一些方法一起教,李小龍回信給他說:
“X是截拳道,Y是你要傳授的另一種武技。為 了代表與傳授Y,就必須按照Y道理反復的教學生練習。對於任何有資格及授權可傳授X的人來說也應持相同的態度。將X與Y進行混合基本上就是摒棄Y——但仍然將這種武技稱之為Y。一位人格高尚的人,應忠於 他所選擇的道路。玫瑰花園只會生長玫瑰,紫羅蘭花園也只會長出紫羅蘭。”
從這封信 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李小龍曾堅決反對他的弟子將截拳道與其他武技相混淆。在李小龍看來,所有的截拳道者都應該忠於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你選擇學習的 是截拳道,並且如果要實現截拳道應該修習的結果,就必須按照截拳道的科學定律練習實踐,如果你混合其他東西,它就不再是截拳道。而你如果通過截拳道的修 煉,達到自我發展的階段,那麼,你也可以完全拋棄“截拳道”,不受任何束縛的忠誠的發展你自己,表達你自己。換言之,截拳道,並不是能夠為所有求學的人提 供現成的自我武術答案,或解決所有人自我發展問題的萬能武術,更不是每一個截拳道者個人武術修煉的終極。截拳道就像一艘渡河之舟,它只是負責載你過河,當 你到達自我發展的彼岸,你就可以拋棄它,無需背負它上岸。因此,截拳道的修煉,不是所謂我喜歡就拿來的簡單混合,而是一門深入的一以貫之的不斷的簡煉。在 截拳道花園裡,只會長出截拳道之花,而你個人的武術之花,只能通過你在培養截拳道之花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和經驗,用這些經驗,自己去另辟花園來培植自 己的武道。
很多人喜歡 背誦“小龍曰”,以證明自己是李小龍截拳道真理的掌握者和詮釋者,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只背誦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小龍曰”,從而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比 如那些喜歡強調截拳道只是一種思想和概念,因此可以無限制的、不斷的混合學習他種武技的人,就喜歡背誦“小龍曰:截拳道強調以無法為有法 以無限為有 限”:“截拳道能運用各門各法,不為任何限制所限,它善用一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為其所用。”但他們總是選擇性的無視,李小龍的這句話:“掌握截拳道並不 意味著要增加更多東西,而是砍掉了非本質的東西。真理往往蘊含在簡單的動作中(簡練的動作往往最有效,簡單的生活即是禪),而許多人常欲求更多、更特別 的東西,反而導致對簡單真理的視而不見。可以說在追尋中迷失了自己本來有的東西。
截拳道的學 習是一個不斷精簡的過程。”上下兩句話,前者指出一個達到最高境界的截拳道者,可以不再受到任何具體技法的限制,因此可以在實戰中任意自由發揮。後者則指 出一個截拳道者要達到這種自我武道最高境界的修煉方法和路徑——那就是應該不斷做減法,而不是不斷做加法,應該是日漸精簡,而不是日漸增加。因此,這也可 以視為李小龍對於一個截拳道修煉者通向自我武道的修煉原則。如果我們脫離這個原則去理解第一句話,就會把李小龍對於截拳道最高境界的闡釋,用來混淆一個初 學者的理解學習,而為了達到表面上的形式化的無所不用,那我們只能去不斷的混合和從別的武術挖東西,而這,恰恰和李小龍截拳道不斷簡化的修煉原則背道而 馳!事實是,貪多嚼不爛,特別是作為一個初學者,一個對自己、對武道的認識,連門都還沒有摸到的人,你混合和拿來的東西越多,你受到的形式上的限制其實也 就越多。以不斷的混合武技,來試圖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的做法,和傳統武術通過不斷編制套路,來試圖解決所有對敵解決方案的做法,本質上是一樣的——莊子 曰: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備註:
現在常見的MMA综合格鬥技,並沒有上述混合 武術的那麼複雜,吸收有用的東西然後在賽場上實際運用,不能用的技術就淘汰,主要只有一些簡單實用的拳踢膝肘、擒摔和地板技術,然後輔助一些體能鍛鍊技術 和營養、解剖、心理學等。)
還有些人喜 歡背誦諸如 “截拳道是沒有任何形式的”之類的“小龍曰”,然後斬釘截鐵的說,截拳道應該是沒有任何形式的,所以,任何有形的截拳道修煉都是違背李小龍所 說的。但是,他們同樣也總是喜歡選擇性的忽略李小龍,對同一個問題的完整論述:“‘沒有任何形式’不等於‘無形’,這兩者有微妙差別,前者意味著無知,而 後者意味著超越” (參考李小龍在武 術雜誌黑帶裡的文章《從傳統空手道中解放出來》);“無形的形並非真意味著一無形式,無形之形是由形進化至更高更完美的自我表達的虛無(Empty)境界。”(參見李小龍原著 《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正因為截拳道是從有形到無形的修煉過 程,因此在截拳道中,一個優秀的師傅的責任,“應該是真理的指路人,而不是真理的解釋者(李小龍曾舉出給魚和給他釣竿教 他釣魚的差別性,前者是治標後者是治本,可謂師傅應該領進門,修行應該靠個人),他應該以最少的形式,引導弟子從‘有形’進入‘無形’。”(參見《李小 龍:生活的藝術家Bruce Lee: Artist of Life》)
事實上,對 於截拳道的修煉,李小龍很早就明確劃分為從有形到無形的三個階段的。這在由李小龍親自設計,懸掛於洛杉磯振藩國術館牆上的截拳道階段圖上有著清晰的展現。 更早些時候,李小龍在一張照片上,亦題寫了武道進階的守、破、離三階段(即“遵守規則、打破規則、離開規則”)送給伊魯山度。
無論是從早 期的三階段論,還是從後期的三階段論來看,李小龍都相信一個截拳道者,只有歷經先專心學習修練一種武術,之後才能談得上超越、自由和解放。截拳道的功用, 就只是幫助你探索自己,發現自己,循序漸進的培養你的自我獨立的武術探索能力(請參考譚泰利-截拳道自我表達的集合 Teri Tom- Jeet Kune Do : The Arsenal Of Self-Expression)。而個人自由和解放的最終實現,也並不是混合更多的武技,更不是不斷加入,而僅僅只是 “回到人的原初的自由狀態,也就是簡單、直接、不拘於傳統。”
李小龍師祖 的學生黃錦銘師傅其中一種尋找截拳道真諦的方式,是回到截拳道起點(原點)——通過整體、全面的學習、研究李小龍的經典武學原典和筆記,結合科學的 思考,訓練和實踐,來整體的掌握李小龍哲學理念和原理,背後所隱藏的真理。作為龍的傳人以及後學者,我們必須向黃師傅學習,不斷實際聯繫理論,學習從截拳 道創始人那兒,去尋找我們自己無知的原因。為了避免再次陷入斷章取義的泥沼,為了避免無謂的、無休止的爭論,為了避免被他人的闡釋或曲解所誤導,從現在開 始,打開你的真正李小龍寫的作品,認真開始閱讀並做好你的讀書筆記吧。回本溯源,才是真正解決你截拳道困惑的根本之道。
(備註:
李小龍自己 出版和後人整理出版的書籍表,共有原版英文,譯版中文各六本!)
---
The 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
李小龍︰肢 體表達藝術
---
The Tao of Gung Fu: A Study in the Way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功夫之道︰ 中國武術之道研究
---
Words of the Dragon: Interviews 1958-1973
醒思錄︰李 小龍的生活智慧
---
Letters of the Dragon: An Anthology of Bruce Lee’s Correspondence With Family, Friends, and Fans 1958-1973
李小龍功夫 之王的另一面
---
Jeet Kune Do: Bruce Lee’s Commentaries on the Martial Way
截拳道︰李 小龍武道釋義
---
Bruce Lee: Artist of Life
李小龍:生 活的藝術家
---
作者:李小 龍 譯者:劉軍平
本文節選自李小龍經典原著中文版《李小 龍:生活的藝術家Bruce Lee: Artist of Life》第五章第一節。文字雖然不多,但是相信你一定會對李小龍所闡釋的截拳道修煉必經階段以及 截拳道的最終實現方式,會有更加清晰、深刻和整體的理解。而“整體理解”,是閱讀本文的關鍵字。
截拳道是在 實戰訓練中適應實戰的最終實現方式。最終實現方式是回到人的原初的自由狀態,它簡單、直接、不拘於傳統。截拳道從字面上講,“截”就是攔截或阻截;“拳” 就是拳法;“道”是指普遍的規律、方法或最終的實現方式。截拳道的基本概念就是:攔截拳法之道。受過良好截拳道訓練的人,既不會蠻力與人對抗,也不會完 全放棄抵抗,他會像彈簧一樣靈活柔順。面對對手的力量,他順勢而為,絕不正面衝突。它不執著於技術,因為我的技術就是對方的技術之結果。
面對瞬息萬 變的各種情形,練習截拳道的人應該適應具體環境,而不拘束于人為的機械的招式。其行動應該如影隨形,其使命就是簡單的完成“整體”的另外一半,注重臨場反 應。
截拳道強調 的不是“增”,而是“減”。不是與日俱增,而是與日俱減。有品質的訓練的最高境界通常是返璞歸真。只有半吊子的人才葉公好龍。因此,重要的並不是一個人積 累了多少墨守成規的知識,而是如何將這些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產生作用。“生存”絕對比“招式”重要。
對截拳道的 理解,真正源自於個人的感悟,在不同的境遇中,每一時刻感受都不同,它並非一個孤立的過程。存在是相互關聯的,孤立意味著死亡。任何技法不管多麼有價值, 多麼受人歡迎,如果癡迷其中,則成為一種病態。
學習規則, 遵守規則,然後將規則內化於心。簡言之,進入一種模式而不受制於它,遵守規則但不拘泥於規則,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的截拳道 弟子們,請切記這一點:所有的固定套路都沒有適應性或靈活性。真理隱藏在所有固定套路之外。水可以放入碗中成為碗的形狀,放入杯中成為杯子的形狀,它是如 此的具有柔順性、適應性和協調性!
當技藝日 臻成熟,一個人就會進入無形之形的階段。就像冰融于水,它能適應任何結構或容器。一旦進入無形的階段,無形就成為一切之形。一旦沒有風格,就可以適應任何 風格。
在抵達原初 的自由階段,所有的方法都成為他的方法,而不拘束於其一。同理,習武者可以運用任何技巧和方式,以實現其目的。效率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旦你瞭解 到截拳道的真理,你就處於一個沒有圓周的圓心,這個無所不為的圓心,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留言列表